🌊 白沙鄉
白沙鄉由許多小島組成,最有名的就是「跨海大橋」的北端起點,也是連接澎湖本島(馬公)與西嶼的重要交通樞紐。
特色景點
- 澎湖跨海大橋 🌉
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跨海大橋,橫跨白沙與西嶼,長約2.5公里,是來澎湖必拍的地標。 - 通樑古榕 🌳
擁有超過300年歷史的大榕樹,樹枝交錯如天然涼棚,是澎湖著名的自然奇觀。 - 赤崁聚落 & 赤崁古厝 🏘
保存閩南式古厝聚落,可以感受澎湖早期聚落文化。 - 吉貝島 🏖
白沙外海最知名的小島,沙灘潔白、海水清澈,非常適合水上活動與浮潛。
旅遊亮點
白沙給人的感覺是「自然與人文並存」,既有古老聚落的歷史感,也有小島與沙灘的休閒度假氛圍。
🐢 西嶼鄉
西嶼(舊稱「大嶼」)是澎湖第二大島,擁有壯闊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軍事、宗教文化。
特色景點
- 西嶼燈塔(漁翁島燈塔) 💡
建於清朝的白色燈塔,面海而立,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燈塔之一。 - 西嶼西台古堡 🏰
清朝所建的防禦工事,完整保存古砲台遺跡,帶有濃厚歷史氛圍。 - 池西岩瀑 🌋
壯觀的玄武岩柱狀節理,宛如天然瀑布般的岩壁,是西嶼地質奇景代表。 - 鯨魚洞 🐋
海蝕拱門地形,遠望像一頭鯨魚躍出海面,非常壯觀。 - 二崁聚落 🏡
國家級傳統聚落保存區,以閩南古厝與雕刻藝術聞名,是體驗傳統建築的最佳去處。
旅遊亮點
西嶼的特色是「自然壯麗與歷史厚重感」,玄武岩地質奇景與古堡、聚落並存,適合想深度體驗澎湖文化的旅人。
✨ 小總結
- 白沙鄉 → 以跨海大橋、古榕與離島休閒(吉貝)為主,適合拍照打卡與水上活動。
- 西嶼鄉 → 以玄武岩奇景、古堡、古聚落為亮點,適合喜愛自然地貌與歷史人文的旅客。
通樑古榕

🌳 通樑古榕介紹
📍 基本資訊
位置:澎湖縣白沙鄉通樑村(跨海大橋白沙端入口處)
樹齡:超過 300 年
樹種:榕樹(榕屬植物)
特色:號稱「全台最壯觀的榕樹王」
🌟 景觀特色
氣根交織的綠色奇蹟
古榕經歷數百年生長,枝幹盤根錯節,氣根垂地再生根。
如今已延伸覆蓋 超過 600 平方公尺,宛如天然涼棚。
天然的庇蔭空間
夏日走進古榕下,樹蔭交錯,空氣涼爽。
也是當地居民納涼、聊天的重要聚會場所。
廟宇信仰結合
古榕位於 保安宮 廟埕旁,被視為神樹。
居民相信榕樹受神明庇佑,因此特別長壽茂盛。
🕰 歷史典故
相傳清朝時期,漁民從福建帶回小榕樹苗,栽種在廟旁,因氣候與地理條件適合,逐漸蔓延成今天的壯觀景象。
榕樹在閩南文化象徵「庇護」與「長壽」,成為地方信仰與生活的一部分。
📸 拍照 & 旅遊亮點
最佳角度:從樹冠下往上拍,能看到氣根垂掛、光影灑落的夢幻感。
必訪組合:
🚶♂️ 通樑古榕
🌉 跨海大橋
🐠 澎湖水族館
形成白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+自然+教育路線。
水族館

🐠 澎湖水族館(Penghu Aquarium)介紹
📍 基本資訊
位置: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(靠近跨海大橋)
特色:台灣離島唯一水族館,結合 海洋教育、生態展示、觀光休閒 三大功能
開放時間:每日 09:00–17:00(週三休館)
🐟 展區特色
1. 🌊 大洋池 & 海底隧道
長達 14 公尺透明隧道,可近距離欣賞鯊魚、魟魚與魚群從頭頂游過
澎湖最震撼的「海底漫步體驗」
2. 🪸 礁岩池 & 濱海生態區
模擬澎湖沿岸潮間帶與珊瑚礁環境
展出珊瑚、熱帶魚等多樣生態
3. 🦑 特展區 & 水產展示
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(如海龜保育、澎湖特有魚種)
介紹澎湖漁業與水產文化
4. 🤲 觸摸池互動體驗
可親手觸摸海星、海膽等生物
適合親子同樂,寓教於樂
5. 🎥 視聽中心
海洋生態影片播放
適合作為學校戶外教學的延伸學習
漁翁島燈塔

🌅 漁翁島燈塔(西嶼燈塔)介紹
🏛 歷史背景
1778年(清乾隆43年) 建立,是 台澎地區最古老的燈塔。
當時為往來 台灣—廈門 船舶的重要航標。
1874年 改建為洋式燈塔,也是 台灣第一座洋式燈塔。
塔門上的 David M. Henderson 1874 小字,紀念當時協助設計的外籍工程師。
🏗 建築特色
塔身:白色圓柱造型,典雅莊重。
霧砲:由英國製造。
塔樓:由德國製造。
色彩對比:白塔 × 黑砲 × 綠草,畫面和諧美麗。
展覽室:展示燈塔沿革,並介紹台灣各地燈塔歷史。
🌵 周邊景觀
斷崖仙人掌叢:特有景觀,遊客喜愛拍照取景。
夕陽美景:黃昏時分,夕陽映照海面,金光閃閃,是澎湖人氣賞夕陽地點之一。
✨ 旅遊亮點整理
台澎最古老 & 台灣第一座洋式燈塔 🕯
典雅建築 × 綠草斷崖 × 大海夕陽 🌊
展覽室結合人文教育 & 海洋歷史 📖
拍照熱點:燈塔、仙人掌、夕陽 🌵📸🌅
標籤: eyeweb, 澎湖采風, 白沙、西嶼介紹 #澎湖美景介紹, 我的幸福日記共創平台, 高雄婚紗, 法頌婚紗, 自助婚紗

